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焚烧炉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焚烧炉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分隔铁网,所述分隔铁网将壳体内分隔为燃烧室和加热室,所述燃烧室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室的上端开设有开口且开口处固定连接有排气管道,所述排气管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净化机构,所述壳体的侧壁开设有开口且开口处固定连接有贯穿排气管道侧壁的进风管道,所述进风管道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导热板且导热板位于排气管道内。本实用新型减少了对空气的污染,提高了余热回收效果,提高了焚烧炉的焚烧效率,方便了人们使用。
公开号:CN214332737U
申请号:CN202022168800.8U
申请日:2020-09-28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陆妍娜;马燕萍
申请人:Jiangsu Fanku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IPC主号:F23G5-46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焚烧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焚烧炉余热回收装置。
[n0002] 焚烧炉是常用于医疗及生活废品、动物无害化处理方面的一种无害化处理设备。其原理是利用煤、燃油、燃气等燃料的燃烧,将要处理的物体进行高温焚烧碳化,以达到消毒的目的。
[n0003] 现有的焚烧炉余热回收装置往往直接将燃烧后产生的废气再次通入焚烧炉内,以便于充分利用余热,但在往复通入废气会导致进入的气体内氧气含量降低,影响燃烧的效果,同时一些难以燃烧的污浊会随着空气往复存留于焚烧炉内,影响焚烧炉的燃烧,不方便人们的使用。
[n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焚烧炉燃烧效率较差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焚烧炉余热回收装置。
[n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n0006] 一种焚烧炉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分隔铁网,所述分隔铁网将壳体内分隔为燃烧室和加热室,所述燃烧室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室的上端开设有开口且开口处固定连接有排气管道,所述排气管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净化机构,所述壳体的侧壁开设有开口且开口处固定连接有贯穿排气管道侧壁的进风管道,所述进风管道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导热板且导热板位于排气管道内,所述导热板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导热片且多个导热片的一端均贯穿排气管道固定连接在排气管道内,所述底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净化水槽,所述净化水槽内放置有净化液,所述排气管道的下端开设有开口且开口处固定连接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下端连接至净化液内。
[n0007] 优选的,所述净化机构包括固定连接排气管道内侧壁的石棉过滤网板、活性炭过滤网板和负离子过滤网板。
[n0008]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侧壁开设有开口且开口处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盖板,所述壳体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侧壁开设有通孔且通孔处滑动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固定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套接在限位杆杆壁外的弹簧,所述盖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与限位杆相匹配的插接块。
[n0009] 优选的,所述燃烧室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与排气管道相匹配的导流板。
[n0010]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座。
[n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焚烧炉余热回收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n0012] 该焚烧炉余热回收装置,通过设有的燃烧室、加热室、加热器、排气管道、石棉过滤网板、活性炭过滤网板、负离子过滤网板、进风通道、导热板、导热片、净化水槽、净化液、排气管、盖板、固定板、限位杆、限位板、弹簧和插接块,在设备进行焚烧时,废气先通过石棉过滤网板、活性炭过滤网板和负离子过滤网板,对废气内的杂质和有害物质进行吸附和中和,然后吹拂到导热板上对导热板进行加热,进而对多个导热片加热,从而对进风通道内空气进行加热,形成余热回收,然后废气通过排气管进入净化液内进行净化,接着排放至大气内,减少了对空气的污染,提高了余热回收效果,提高了焚烧炉的焚烧效率,方便了人们使用。
[n0013] 而且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减少了对空气的污染,提高了余热回收效果,提高了焚烧炉的焚烧效率,方便了人们使用。
[n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焚烧炉余热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n0015]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焚烧炉余热回收装置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n0016]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焚烧炉余热回收装置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n0017] 图中:1底板、2壳体、3分隔铁网、4燃烧室、5加热室、6加热器、7排气管道、8净化机构、81石棉过滤网板、82活性炭过滤网板、83负离子过滤网板、9进风通道、10导热板、11导热片、12净化水槽、13净化液、14排气管、15盖板、16固定板、17限位杆、 18限位板、19弹簧、20插接块、21导流板、22支撑座。
[n0018]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n0019]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n0020] 参照图1-3,一种焚烧炉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壳体2,壳体2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分隔铁网3,分隔铁网3将壳体2内分隔为燃烧室4和加热室5,燃烧室4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加热器6,加热室5的上端开设有开口且开口处固定连接有排气管道7,排气管道7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净化机构8,壳体2 的侧壁开设有开口且开口处固定连接有贯穿排气管道7侧壁的进风管道9,进风管道9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导热板10且导热板10位于排气管道7内,导热板10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导热片11且多个导热片11的一端均贯穿排气管道7固定连接在排气管道7内,底板1 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净化水槽12,净化水槽12内放置有净化液13,排气管道7的下端开设有开口且开口处固定连接有排气管14,排气管 14的下端连接至净化液13内。
[n0021] 净化机构8包括固定连接排气管道7内侧壁的石棉过滤网板81、活性炭过滤网板82和负离子过滤网板83,能够提高对废气的净化效果。
[n0022] 壳体2的侧壁开设有开口且开口处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盖板15,壳体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6,固定板16的侧壁开设有通孔且通孔处滑动连接有限位杆17,限位杆1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8,限位板18与固定板16之间固定连接有套接在限位杆17杆壁外的弹簧19,盖板15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与限位杆17相匹配的插接块20,能够便于对盖板15限位。
[n0023] 燃烧室4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与排气管道7相匹配的导流板21,能够便于空气流通。
[n0024] 底板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座22,能够提高设备的稳定性。
[n0025]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时,在设备进行焚烧时,废气先通过石棉过滤网板81、活性炭过滤网板82和负离子过滤网板83,对废气内的杂质和有害物质进行吸附和中和,然后吹拂到导热板10上对导热板10 进行加热,进而对多个导热片11加热,从而对进风通道9内空气进行加热,形成余热回收,然后废气通过排气管14进入净化液内进行净化,接着排放至大气内,减少了对空气的污染,提高了余热回收效果,提高了焚烧炉的焚烧效率,方便了人们使用。
[n0026]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Claims (5)
[0001] 1.一种焚烧炉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壳体(2),所述壳体(2)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分隔铁网(3),所述分隔铁网(3)将壳体(2)内分隔为燃烧室(4)和加热室(5),所述燃烧室(4)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加热器(6),所述加热室(5)的上端开设有开口且开口处固定连接有排气管道(7),所述排气管道(7)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净化机构(8),所述壳体(2)的侧壁开设有开口且开口处固定连接有贯穿排气管道(7)侧壁的进风管道(9),所述进风管道(9)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导热板(10)且导热板(10)位于排气管道(7)内,所述导热板(10)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导热片(11)且多个导热片(11)的一端均贯穿排气管道(7)固定连接在排气管道(7)内,所述底板(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净化水槽(12),所述净化水槽(12)内放置有净化液(13),所述排气管道(7)的下端开设有开口且开口处固定连接有排气管(14),所述排气管(14)的下端连接至净化液(13)内。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焚烧炉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机构(8)包括固定连接排气管道(7)内侧壁的石棉过滤网板(81)、活性炭过滤网板(82)和负离子过滤网板(83)。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焚烧炉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的侧壁开设有开口且开口处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盖板(15),所述壳体(2)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6),所述固定板(16)的侧壁开设有通孔且通孔处滑动连接有限位杆(17),所述限位杆(1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8),所述限位板(18)与固定板(16)之间固定连接有套接在限位杆(17)杆壁外的弹簧(19),所述盖板(15)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与限位杆(17)相匹配的插接块(20)。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焚烧炉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4)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与排气管道(7)相匹配的导流板(21)。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焚烧炉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座(22)。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102192512B|2013-07-31|垃圾焚烧炉
CN101153712A|2008-04-02|医疗垃圾焚烧炉系统
CN214332737U|2021-10-01|一种焚烧炉余热回收装置
CN108592029B|2019-09-10|一种节能环保的农村废弃物处理设备
CN209569737U|2019-11-01|一种新能源瘟疫公害物及医疗废弃物处理车
CN210801214U|2020-06-19|一种可循环处理废气的废气焚烧炉
CN212108406U|2020-12-08|一种环保型垃圾焚烧炉
CN209960505U|2020-01-17|一种有效燃烧面积大燃烧效率高的焚烧炉
CN212961506U|2021-04-13|一种卧式燃生物质蒸汽锅炉
CN2323269Y|1999-06-09|立式焚烧热水多用炉
CN211612108U|2020-10-02|一种焚烧废气塔废气处理装置
CN209101296U|2019-07-12|一种无烟树叶焚烧装置
CN213513929U|2021-06-22|一种工业废气处理用催化燃烧设备
CN211411420U|2020-09-04|一种医院废品燃烧过滤装置
CN213746737U|2021-07-20|一种粉尘集中处理式焚烧炉
CN213089831U|2021-04-30|一种工业废气的净化炉
CN214468850U|2021-10-22|一种油烟净化排放设备
CN211716566U|2020-10-20|火化机热能回收循环装置
CN214426034U|2021-10-19|一种锅炉用烟气引入装置
CN212585202U|2021-02-23|一种生物质双烟道水暖供热装置
CN208426844U|2019-01-25|可回收热量的空气污染物处理器
CN210345473U|2020-04-17|一种环保节能型垃圾处理装置
CN110173701B|2020-06-23|一种废气热解净化装置
CN212584972U|2021-02-23|一种活性炭吸附脱附浓缩催化燃烧装置
CN107543317A|2018-01-05|一种新型环保锅炉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022168800.8U|CN214332737U|2020-09-28|2020-09-28|一种焚烧炉余热回收装置|CN202022168800.8U| CN214332737U|2020-09-28|2020-09-28|一种焚烧炉余热回收装置|
[返回顶部]